CUSTOM: RMC HAIR: EDDY@SALON SQUARE
鳴謝:Chili Thai
香港藝員阮兆祥(祥仔)贏得歌唱比賽後踏入演藝圈,自此一直默默耕耘,不斷接受各種崗位的挑戰。直至憑藉無線(TVB)電視劇集《溏心風暴》凌波(舅父波)一角,打破以往搞笑形象,演技的躍進得到觀眾讚賞,亦因此獲頒2007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配角。其後在無線電視綜藝節目《荃加福祿壽》成為「扮嘢王」,為大眾帶來更多歡樂。阮兆祥無論在唱歌、演戲、節目主持、電台DJ、模仿等方面樣樣皆能。往年,阮兆祥舉辦《一祥朋友演唱會》以紀念他入行接近30年,這可算是他演藝生涯的一個小結,也顯示出他對歌唱熱誠從沒減退。現正踏入演藝生涯30年,阮兆祥對自己所走的路又有何看法?
入行:挑戰自我
阮兆祥表示自少已喜歡唱歌,而這亦是他最大興趣。讀書時期,已經在多個歌唱比賽中勝出,為何下定決心參加新秀歌唱大賽呢?他說:「我的心態是想挑戰自己,因為學屆好細,我在學屆勝出而已,若我跳進社會,參加一個公開比賽,便可證明自己實力去到哪」。他向小記笑說我手上的資料一定顯示他是參加第3屆新秀歌唱比賽。原來他在第一屆時已報名參加,只是第一屆並沒有名次,被淘汰。第二屆入了100強,第三屆入選15強。「真的是過五關斬六將!不過我好享受整個過程,當你入選比賽後,便會知道娛樂圈是怎樣運作。平日只是面對學生、老師唱歌,但當進入娛樂圈後便要經歷一個職業歌手的過程,如在電台和電視台接受訪問,又要去排舞室練習,接受老師訓練,安排工作日程等,對我來說是一個好新鮮的感覺。」
啟發:了解遊戲規則
踏出入行的第一步,在新秀歌唱大賽中只得第三,對他來說當然失望,因為他在學屆中是不敗之師。但這次的經驗亦令他有所領悟:「令我明白原來每個歌唱比賽的要求都不同,即每一個遊戲都有不同的規則,如新秀需要一些比較偶像派,要包裝。我對自己說,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比賽一定是靠實力,前屆贏的是張學友,所以考的是唱功」。最後,他獲得第三名,而第一名是李克勤(現為香港著名實力派男歌手),因此他更肯定此比賽是實力派才可獲勝。是次歌唱比賽的禮物是成為香港電台電視部的合約歌手。演出機會的並不多,但亦有訓練及戶外表演,如19區的音樂會。因此他決定主動參加電台訓練班,成為電台DJ。
選擇:每當不順便另找去路
「所有事情都是我選擇的:參加另一個歌唱比賽,是我選擇的;由電視到電台,是我選擇的;有人找我出唱片,出了兩張成績一般,我認為不符合我的要求而選擇暫停出碟,加入TVB」。阮兆祥認為當時比較受大眾歡迎的是靚仔,偶像派的,像林志穎一樣的歌手,與他相反。因此他希望加入TVB以賺取觀眾緣,因為日見夜見,觀眾緣便可以慢慢建立。他說這一切一切都由他選擇。當然,TVB在他的事業上很大的幫助,有很深的影響,如主持工作,做喜劇,福祿壽等等。而他在電台工作時已有很好的基礎,能勝任TVB的音樂主持工作。對於不停地作出選擇,他說:
「每當我不順意時,我都會盡量找另一條路。只要我能夠有勇氣,有機會去面對逆境,
如果我把握得好,就可再做得更好」。
演員:硬著頭皮做下去
並沒有受過正式的戲劇訓練下,阮兆祥以硬著頭皮,即以努力嘗試的心態面對。他相信只要肯試便會做得好,也認為凡事只要有興趣,肯去學,一定會有突破。他明白其他的演藝學員花了幾年時間學習演技,因此便會虛心下問又或看前輩做戲,並請教他們的演戲心德,「邊做邊學」。即使曾勇奪TVB的最佳男配角,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繼續去「偷師」。他謙虛地說:「我覺得演員最幸運的是遇到好角色和好監製。雖然演員可以把角色演活,但劇本為何叫一劇之本,就是可引人入勝,使演員及情節互相配合。所以如果劇集有成果,一眾人員會很開心,因為幸運地能成為一份子」。他又以汽車比喻,劇集效果好與壞就如缺少一個零件後,汽車會行得不順暢。所以他認為得獎,只是所有工作人員的功勞。
「二把」:代表我的心
當年《溏心風暴》凌波一角原是黎耀祥主演的,最後卻由替補角色阮兆祥參演,並奪得獎項,他也曾向當時並未拿獎的黎耀祥提及會否責怪他一事。他以輕鬆的心態回應:「在這個圈(娛樂圈)就是時也,運也。當年我代替他的角色,我拿了最佳男配角,但如果當年他拿了最佳男配角,可能沒有那麼容易拿最佳男主角。所以在這圈內,不能羨慕什麼。去年我的演唱會中,有一首新歌。『二把』就是寫我入行多的心聲」。他表示有好多同期入行的人也許早就紅個半邊天,但他不會妒忌,仍然默默工作,更會用一個謙卑的心態去做好每份工作,面對每個挑戰。他亦表示:「我希望歌唱不是夢,能不斷延續下去,因為在台上唱歌能給予我很大的滿足,尤其唱歌是很好的方法與大眾分享。」
未來:繼續發放正能量
「福祿壽」可謂阮兆祥的另一高峰。「福祿壽」是由阮兆祥、王祖藍及李思捷三人組成的「扮嘢」(模仿)組合。三人在某年台慶的扮演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其後,三人組合加上殿堂級影視演員汪明荃,《荃加福祿壽》綜藝節目就此誕生。「自從沒有歡樂今宵,便沒有模仿環節,我在歡樂今宵的耕耘期都是一件好事,因為有了一個好好的模仿基礎,所以我比較得心應手。所以有時這個圈就是要不停地充實自己,因為你不知道把刀幾時有用。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娓娓道來。「福祿壽」組合現時各有發展,對於此,他希望「福祿壽」能像日本組合SMAP一樣,每人都可獨當一面,都有獨立發展,但不時亦會「合體」,一起演出。他坦言:「現時香港正能量很少,『福祿壽』可帶給觀眾正能量……我們都希望將歡笑帶給大家,因為開心是無價,令一個人笑亦十分困難。現時社會戾氣太重,笑聲太少,掌聲又太少」。最快也要到2015年才可見「福祿壽」的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