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在短短兩年內升近1萬1千點後,近日回近2千多點,對於2016年入美股投資者而言,根本是一個正常調整,卻未必是一個需要轉投其他投資標的物的時間。自2017年起大量資金投入虛疑貨幣市場之後,泡沫之大前所未有,唯有各國政府出手,令部份資金轉回股市甚至匯市或金市之中。2017年中起北水加大在港投資,更多資金以追蹤北水軌跡,以作買輪證指稱以外,亦見更多與美國經濟相關股份升浪連連。
2018年第一個月,港股升勢大,令持有正股或好倉產品投資者感到「升到無感覺」。可是到二月初起,見美股單日跌千多點時,才想起個市有變動,那是在投資者對後市警覺性不足有關。原因是由2016年起至2017年兩年間,只要在年頭持有正股、好倉產品CALL輪或牛證,基本上都是賺足全年生活費後仍有餘。當然,間中大市有調整,可是只要資金足而且有能力持倉,實際連續兩年都有機會在第一季投資,回報是數以倍計。加上連續兩年都是大多由幾隻恒指重磅股,帶領大市向上以外,的確不少投資者只要在幾隻權重股即平保(02318)、騰訊(00700)、友邦(01299)甚至吉利(00175)開好倉幾個月,又識得平倉獲利,基本上連續兩年都是過肥年。而知不過,今年2018只要在一月開市第一日入場,買入港交所(00388)、騰訊(00700)甚至是平保(02318),三隻正股的CALL輪後持長倉至月尾,未到二月初亦同樣有數以倍計回報,問題是走貨平倉又或者是見大市轉勢才平倉獲利,同樣可賺取豐厚輪價上回報。
二月美股及港股調整,均見輪場另一個局面已出。其中是跌幅愈大的個股,其好倉CALL輪引伸波幅愈升,而PUT輪方面的引伸波幅反而有報跌情況。而令更多輪場中人擔心的,均是只要每當美股及港股出現大調整時,恒指、國指甚至是權重股PUT輪(淡倉)引伸波幅卻未有急升情況,反而只見好倉CALL輪引伸波幅急升。所以,不禁令更多市場經驗稍高的輪場老手,對後市走勢預測有更多疑慮。
人民幣、美元及金價同升是少見,但曾出現。如中看好金價可留意法巴(BNP)發行貼價長期黃金CALL輪(10487),行使價1380美元,引伸波幅33%,有效槓桿7.5倍,2500兌1,2018年6月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