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十九大後的大灣區機遇

十九大會議的其中一個亮點,是粵港澳大灣區正式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對香港前景影響深遠。不要以為大灣區只是大珠三角﹑9+2等舊稱呼的新瓶舊酒,灣區經濟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新形態,除粵港澳地區外,中國沿海多個區域亦在醞釀灣區城市群概念,比如上海﹑浙江和江蘇組成的環杭州大灣區,將重點服務沿海開放帶及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率先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尤如改革開放時期的深圳一樣,作為新經濟模式的實驗體,必然得到國家資源上及法規上的全力支持。
 
其實,撇開以往一些流於口號的中港合作計劃,過去兩次實際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跨地域合作,均讓香港經濟踏上一個新台階。以8﹑90年代為例,香港為廣東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國際管理經驗,藉廣東的低成本優勢大力發展當地第二產業,形成所謂前店後廠的格局,亦建立起香港作為國際專業服務及金融中心的地位。其後2003年內地和香港簽署CEPA協議,香港服務業及金融業進入內地,而內地則放寬旅客﹑資金來港,為香港帶來了再一個十年的繁榮。
觀乎未來香港在大灣區內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繼續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式,配合一帶一路政策提倡的五通,讓大灣區內的不同產業在法規上以及資金上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連繫起來。除此以外,很多人都忽略了香港在大灣區科技產業鏈上可以扮演的重要角色。現時深圳是全國領先的創新科技中心,香港在科技產品開發上可能無法與深圳比擬,但香港多所大學有著世界級的科研體系,在不同領域中依然掌握著最前沿的技術,欠缺的只是把技術開發成產品的生態。在這方面,正好可以和深圳互補,形成媲美三藩市灣區的科技產業鏈。
 
不管香港願意與否,世界都在往前走。早在十九大以前,廣東省及深圳已全力投入大灣區的規劃。如果香港不想在灣區經濟發展中被邊緣化,需盡早改變消極參與的態度,全力落實新規劃中的合作框架,把握這個關乎未來十年的重要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