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氣氛不俗,北韓金仔「國慶日」沒有發射飛彈,加上風暴艾瑪對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影響較預期中小。再加上,債券上限及政府融資獲批延期3個月,令政府短期內債務違約風險減低,可更專注於落實稅改方案,均利好市場氣氛。短期內焦點將投射於聯儲局稍後的議息會議,當局會否公布「縮表」進一步詳情備受關注,亦左右大市去向。
恒指每日升升跌跌乃屬正常,惟近半年來,個別股價突然大上大落,或公司時有動作則要倍加留意。一向以來,股仔曾幾何事仍愛好投機的股民的恩物,因為股價低廉,上落速度快,可以由仙士股轉舜間變為毫子股,毫子股再轉化成蚊型股,上升速度更有如火箭,加上此類股份有機會仍倉海遺珠,資產值高,若有做足功課,真是可以能夠做到刀仔割大樹的功效。
唯近年來,這個炒股仔文化有點被污染,早前細價股舞高弄低,導致股民手損,證監會更高調打老虎;有股壇明咀之稱David Webb列舉出”50隻不能買”的股份及中金列舉出”疑似老千股",呼籲股民投資該類股票要份外小心;可見現今社會對細價股的態度有所改;再者市場上更有細價股的大股東把手持股份向市場大量沽出,然後再以大折讓、大比例供股。散戶不供股就被大幅攤薄,供股者則猶如泥牛入海,愈供愈入肉。只要大股東控制了董事會,就等同完全控制公司財政。所以每次供股所集資金,亦必最終落在大股東手裡,因為小股東並無支配公司資金的權力。所以,向下炒公司只需不斷供股,就算無人供而需大股東全數包銷也好,也不過是大股東將錢左手交右手而已。換言之只要有小股東「落撘」供股,大股東就有餸落鑊了。
港交所年底前就修改《上市規則》將向市場作軟性諮詢(soft consultation),擬定最快明年可以落實,主要針對就是大攤薄效應的供股及相關的向下炒操作,對一眾投資者絕對是好消息。耀才證券早前亦分別致函,提議證監會及港交所,盡快將現行證監會向各證券商實行「重要主管負責制」,建議把此「重要主管負責制」覆蓋所有上市公司各主管;定期向公眾點名公佈疑似「老千股」名單;立法要求上市公司供股、配股或發新股後資金的用途必須與供股時所申報的用途一致,否則投資者有權要求退還資金;治亂世用重典,重罰違規的保薦人及核數師。這樣莊家肆意妄為將股價舞高弄低,從中謀取暴利,猙獰行為相信會被押止,令本港證券市場的金漆招牌繼續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