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佳餚

專家:品鑒茅台三招 觀色、聞香、嚐味

白酒是商務宴請中的常客,卻因飲酒者的豪邁與好客,被賦予了一飲而盡的特點。由於茅台酒的名氣甚大,市場上實在有很多不法之徒偽造假酒以謀取暴利,例如將飲完的茅台酒樽回收,再注入其他白酒以收取曝利,因此要懂得品鑒茅台最為重要。

香港國酒茅台之友協會青年委員會主任莊家彬介紹,國酒茅台這種醬香型的中國白酒更值得悉心品評,品評茅台酒就是通過眼觀其色、鼻聞其香、口嚐其味,最終由外至內的感官來確定其內在風格的過程。

 

 

中國茅台酒 悉心品評

第一步

品鑒茅台酒前,先取1隻25毫升或50毫升的透明水晶杯,倒入需品鑒的茅台酒10毫升左右搖滾,觀看其酒杯的酒液,有沒有掛杯,優質的茅台酒澄清透明,無懸浮物及沉澱物。

 

第二步是聞香:

置酒杯於鼻下二寸處,在不搖動酒杯的前提下,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溢香性好、芳香撲鼻,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在聞的時候,品鑒者應先呼氣,後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

 

第三步是嚐味:

輕啜一口,注意入口時慢而穩,在嘴中含而不動持續30秒,優質酒的濃香會自然發散,劣質酒則進口刺喉,刺激感極強,有些還帶有異味。待30秒後,再滾動舌頭,使酒液佈滿口腔中,再微微抬起頭使酒液沿舌頭兩側流向舌根;隨後再讓酒從舌中間流向舌尖並將舌體緊貼口腔上壁,吸入一絲空氣,利於顫動口中的酒來分辨香味,用味覺感知酒的醇香度、柔度、和諧度及持久度。以濃香型白酒為例,其酒體香味經久不散,落喉爽淨,綿甜澈冽,且飲後滿口生香,回味悠長,留香持久。

 

醬香味濃 茅台不上頭

莊家彬指出,事實上,茅台酒有其獨特醬香味,將一至二滴的茅台酒滴在掌心上,再在手掌上磨擦,手掌上將散發一股豉油香味,另外愈長年份的茅台酒,酒味愈醇,愈不刺喉。另一方面,由於茅台酒濃度很高,亦很容易揮發,喝多了另一早上不會口痛,亦有茅台不上頭的美譽,當然是真的茅台酒才有以上的特性。

 

「香港國酒茅台之友協會青年委員會主任莊家彬介紹如何鑒評茅台國酒。

 


 

茅台歷史  源遠流長

茅台鎮地處貴州高原西北部的仁懷市,是一個飽經滄桑的千年古鎮。這裡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四面環繞著崇山峻嶺,地勢十分險要。山水相依,在山嶺間奔騰而過的是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在四川合江匯入長江的赤水河。

水質優良的赤水河,因河谷地貌而成的適合微生物生存繁衍的環境以及特殊的沉積岩地層,從千年之前便已經蘊育出了醇厚的白酒和與之相伴相生的白酒文化。

不過,令茅台「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還是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據傳當年因包裝樸素受到忽視,參展工作人員情急之下打破了裝酒的瓦罐,四溢的酒香幫助茅台最終拿到了金獎。「怒擲酒瓶振國威」一時傳為佳話。幾乎是從這時開始,茅台酒逐漸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並稱世界三大蒸餾名酒。

除此之外,茅台還與「紅色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1935年,在紅軍「四渡赤水」的赤水河畔,茅台鎮的村民們為紅軍送來茅台酒,代替酒精消毒、舒絡、治療。這一段不解之緣再加上出眾的品質,茅台登上了國宴用酒的舞台,「國酒」地位由此奠定。

茅台集團黨委書記陳敏說,茅台酒的文化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值得深入挖掘的故事還有很多;茅台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國酒文化的典型代表。